说说:商汤科技徐立:AI落地的关键是技术突破工业化红线
近日,在新京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夏季峰会 AI+唤醒未来论坛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博士表示,从日常生活的支付、拍照、社交,再到人脸识别、人体追踪,人工智能作为生产力的工具,正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爆发阶段,只不过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博士(右二)在论坛上发言据了解,2014年,商汤科技创始团队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首次超越了人眼的准确率,实现了对工业应用红线的突破,这也成为了商汤科技成立的起始点。作为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的企业,商汤科技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卡通,让中国重新回到领先、开创、突破的世界地位。
AI落地两大颠覆:提升成熟产业效率,打造全新应用场景
在谈及将人工智能落地时,徐立表示,AI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宁波银行白领通,以商汤科技所专注的视觉领域来说,AI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可以带来两大颠覆性的变化。 一是切入现有成熟产业,带来产业效率的提升;二是通过AI+唤醒未来,带来应用的无限可能。
AI作为生产力工具电子名片,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行业,比如人脸识别在安防、金融等众多线下场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并且效率远远高于人工,而且这种拓展是潜移默化的,徐立谈到,AI的落地还将带来更多全新的应用场景,比如通过AI实现人机交互,美图、Faceu等产品所提供的各种有趣丰富的面部特效就是典型的例子。AI可以为各种互联网应用打造新的想象空间,甚至为现在想象不到的场景带来不可估测的价值。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博士带老字的工作都会被替代
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分为几个浪潮,不同的阶段,其能完成的工作复杂度也不同。目前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众说纷纭,徐立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定义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技不如人、超越大众和超越专家。
第一阶段是技不如人,也就是人工智能做得没有人好,这时AI技术尚无法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不会是颠覆式的存在。
第二阶段是机器超越普通大众,并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一个有趣的案例是AI在鉴黄工作中的应用,对于黄色视频的判断并不需要专业知识,普通人也可以做,但通过简单海量的数据标注,对机器进行训练,AI就能实现更高的效率。
第三阶段是机器超越专家,专家的资源极为稀缺,当人工智能超越专家,就可以升级整个产业和服务。超越专家需要算法的进一步突破,未来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把原来不可能发生的服务转换出来。
在徐立来看,未来带老字的工作都会被替代,比如老师、老司机、老医生等类似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工作。到了那一阶段,技术与人的结合、互动将会更加直观。
人工智能创业机遇:把握好工业化红线
在人工智能大潮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了创业队伍。相比其他领域的创业者,科学家们对技术有着更高的追求,他们关心的重点是找到自己所研发的技术的落地场景,找到能够利用自己技术驱动的产品,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成熟效率开创全新的想象空间,用技术造福行业和人类。
谈及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机会,徐立表示,AI是爆发性最强的生态,人工智能在视觉领域的发展空间很大,特别是视频领域。未来大部分的入口都会是视频,人工智能对视频的理解、分析、搜索会带来新一轮的爆发。
当然,判断这一创业机遇,还要看这项技术到达工业化红线的时间点。此前接受采访时,徐立就曾表示,技术型创业公司,如果在某个技术领域5年内还看不到工业化红线,说明进入得过早,可能熬不到变现就死掉了,但如果太晚进入,红海市场也没有机会。2014年是视觉领域突破工业化红线的前夕,这也是为什么徐立愿意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工业界创立商汤科技的原因。